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热烈祝贺全国数字商贸产教融合发展大会胜利召开!
海澜苏信人才孵化中心
校村、校地共建
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绘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点睛之作”
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精彩案例 > 正文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作品展示:“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发表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20-11-23 15:26:04 浏览量:

案例名称:“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负责教师:霍利华、浦秦夏

 

一、案例背景

v  选择职业目标

项目1为什么要设立清晰的目标

项目案例:有目标,才能成功

项目启示:趁年轻,赶快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项目训练: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项目2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项目案例:我了解,我选择,不打无准备之仗

项目启示:热爱并且努力,谁都可能成功

项目训练: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理想

二、思政教学融入点

教学

内容

思政融入点

教学方法

(说明:针对思政融入点阐述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选择职业目标

(一)设立目标,成就人生;

(二)树立信息,无悔选择;

在本单元你将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的重要意义;你将认识“史上最牛女专科生”,明白高职学生也能成才成大才,进而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扫描右侧二维码,详细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二、目标人生的导航灯

(一)项目案例:有目标,才成功;

 

3、目标有强大的能量。目标与方向主导我们一生的命运与成就,它是指引人生不断向前迈进的导航灯。

 

4、目标产生积极的心态和动力,目标是我们努力的依据,心态要向着积极主动的产生,动力就来了。

5、目标让人感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心中有了理想,我们自然就会感到生存的重要意义。

 

6、目标能使人提高激情,高效工作,目标能使人提高激情,高效工作,没有目标,我们很容易身陷一些与理想不相干的现实事务中。目标有助于我们分清轻重缓急,把握重点。

7、目标使人自我完善,永不停步。人自我完善的过程,其实就是潜能不断发挥的过程。要发挥潜能,目标能使我们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

8、项目训练: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训练内容:

关于人生目标,世界上没有普遍适用的公式。因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梦想的种子,而且是独一无二的种子,每个人找到自己的目标和实现它的方法都不一样。找到自己

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因为它就在你的内心深处,等待着你来发现。下面的10个问题或许能让你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教学成效与反思

(一)教学成效

1、教育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展现当代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理念价值,让精益求精、勤奋钻研、顽强不屈的“工匠精神”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将工匠意识烙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高职院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的过程,不仅可以利用传统的课堂教育形式,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级学校组织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既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又能锻炼学生坚持不懈的韧劲,养成敢于挑战的顽强精神。第一,开展有趣的素质拓展活动,寓教于乐,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赋予拓展活动中,不断提升高职生团结一致、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训练的过程正是学生们学会团结协作的过程,素质拓展训练作为集体活动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价值,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从而增强他们对团队的信任。第二,还应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与“工匠精神”之间的有效联系,不断增强学生的工匠意识,深刻体会“工匠精神"的内涵。第三,在微时代背景下,利用微信、微博、微课和微电影等媒介手段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国工匠和流行无限》系列节目,通过宣传身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和事,以这些鲜活的教材形成一股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工匠精神”教育。
    2、课程助力,以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为阵地提升职业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职学生,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积极构建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目标的人才管理体系,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去,培养与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技术型人才。专业课教学作为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基于高职学生的学情,研究和分析适合本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办法,将专业课教学与“工匠精神”养成计划紧密地结合。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工匠精神诠释“精益求精、敬业奉献”"的工匠精神内涵,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敬业爱岗、乐于奉献、诚实守信、团队意识强”的职业素养。专业课教师更要带头践行“工匠精神”,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一起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从而提升学生们的职业素养。

(一)教学反思

1、教师队伍培养,以优质的年轻教师队伍为后质提升职业素养。并未真正经历过企业中师傅严格带徒弟的学徒过程,在专业老师身上也缺乏“工匠精神”,所以培养出来的职业院校学生想要具有“工匠精神”是不大可能的,应主张年轻教师们进行挂职锻炼,有计划地将送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去挂职锻炼,以企业中有专长、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为师在挂职学徒锻炼的经历中慢慢养成“工匠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们可组成导师团队,全程参与学生的在校学习、顶岗实习并对这些环节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小专业,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教师有责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对学生“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2、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意识,培养学生实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在教师教学内容中融人企业实际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及行业对员工职业素质要求,注重对学生团结协作、诚信务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另外,高职院校还要搭建便于名师、双师成长与提升的平台积极设立名师和双师工作室,打造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名师和双师。以扎实的专业技能实训为手段提升职业素养。实习实训活动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更能在潜移默化间提升学生们的岗位适应能力。

3、高职院校应适当增加实习实训活动的内容及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感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在实训活动中,通过创设仿真工作环境仿照企业的运行模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设计生产加工产品,实训期间设置绩效考核制度,身份上让学生有所转变,重视匠心和品质的追求,在实训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实训周的开展,以小班化教学形式开展实训任务,教师们有足够的时间巡视,负责相关的技术指导。实训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追求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着积极作用。此外,学校还可以从实际出发,举办多种多样的技能大赛,在比赛之前,指导教师们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4、产教融合,以参与的企业实践活动为平台提升职业素养。实现产教融合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传承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要求高职毕业生走学校就能无缝对接工作岗位,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从在校时期就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灌输,以高标准、严要求的规范约束学生,使学生能以一种敬畏的心理对待将会面临的职业。“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当属技术型人才,只有进行脚踏实地、专注持久的技术性锻炼,才能成为技能高手。坚持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相结合、知行相统一,实施好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将传统优势专业做大做强,做优新兴的专业。加强与优质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培养人才的方式,在合作单位高级技师的指导下组织高职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一方面可以加强专业实习的效果,提升学生们专业方面的实战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带动专业的多元化发展,以优质的校企合作为动力带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把“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实实在在的工作实践,为提升学生们的职业素养全面助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