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空中课堂开辟思政教学新天地

发布日期:2020-04-15    浏览次数:   作者:光明日报 

“在‘空中课堂’我们同样可以种好‘责任田’,守好‘主阵地’,传播‘好声音’”。率先在“空中课堂”为学生开讲“思政课战‘疫’小课堂”的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凌云教授授完课后很有感慨地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 “空中课堂”是一次对教学新的尝试,也是对教师的一次考验。对于华中师范大学的思政课教师而言,如何开辟“新战场”,守好“主阵地”,传播“好声音”,是他们正在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大问题。

初触网课,用心为上

“第一次上‘网课’,刚开始真有点不适应。”这是很多初次“空中教学”老师最直观的感受,甚至有的老师“忐忑”地问,网课还能像传统课堂那样挥洒自如吗?“但不论如何,一定要上好思政课,守好‘责任田’。”华中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芳教授说。

为了能够找到最佳上课方式,开课前,该校“纲要”课程黄凯斌副教授就尝试了多种方法,征求学生意见,不断调试,确保上课的效果和质量,并把好的方法与其他老师分享。

“我的声音,大家能听清楚吗?”“这个知识点,我说明白了吗?”上课中,“纲要”课郑思亮老师重复确认。

“原理”李玲教师在上课时会随时连线学生,和学生互动,对当时不在线的学生,课下会去了解相关情况,并给予相应辅导。“学生问问题,耐心答疑;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学生的分享,用心倾听。”“原理”课教研室主任丁茜副教授在谈到在线教学时说。

“老师们都很用心。”大一学生张瑞说,老师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很耐心地回答。“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原理”老师陈吉胜说,老师用不用心,学生们会感知到。他坚持做到“备课要用心,上课要细心,互动要走心”。

“体验好、参与性强。”这是大一学生刘伟的感受。老师们巧妙的引导,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参与感。“无论什么形式,还是以内容为王。”“基础”课教研室主任薛惠说,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称职“主播”,必有良“法”

当“传统课堂”转向“空中课堂”,由“现实场景”换成“虚拟空间”,老师化身“主播”,学生变成“粉丝”,师生如何在“空中课堂”演绎精彩,促进教学相长,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老师来说,做一个称职“主播”,受“粉丝”欢迎,是摆在面前的一个课题。

营造好氛围,让“学生”乐起来。一个好的“主播”,要学会营造氛围。“思政”课堂需要氛围点缀。幽默话语、热点事例、才艺展示等方式都可以让氛围活跃起来,让“粉丝”充满期待。“初做‘主播’,多多关照。”“‘主播’帅得不太明显,请理解为主,欣赏为辅。”岳老师上课时一句打趣话,引来学生热情回应:“主播粉丝,一起努力。”

“纲要”课邵彦涛副教授的“空中课堂”,总是采用问题引导来让“粉丝”积极参与。“粉丝”们踊跃发言,“空中课堂”“小礼物”刷不停。

“请展示下你的‘战疫作品’。”梅萍教授善于和“粉丝”互动,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激发了“粉丝”们的兴趣。

思政“空中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面对面”的局面,在虚拟空间中,让“粉丝”更有交流发言的欲望,真正实现思政“空中课堂”“主播”引导,“粉丝”主体的教学形式。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双阶教授表示,思政教师只要“用心”“用功”“用情”,在思政在线教学中,主动担当作为,坚持思想不松、要求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的工作要求,就一定能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答好疫情“考卷”,做好“引路人”,开辟思政教学的新天地。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sogou